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嫦娥六号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分析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了反弹,不同于先前认为的月球磁场在约31亿年前急剧下降且一直处于低能量状态。这不仅是人类得到的首个月背古磁场信息,还为认识月球磁场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锚点。相关成果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12月18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全球工程前沿2024》报告和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航展会场上空,空军“八一”、“红鹰”飞行表演队相继炫舞蓝天,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人民空军75岁生日。
10月14日至18日,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月壤样品在大会亮相,首次向全球展出。
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杨孟飞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上发表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首篇研究论文,阐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38万公里 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月亮,举目望之,心向往之,从曾经的月球初探,到后来的取样返回,中国“嫦娥”一次次开启奔月之旅
作为目前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嫦娥六号完成了国际首次在月球背面“挖土”并带回地球。其中,轨道器热控系统由509所负责研制。面对地月转移、环月轨道、取样返回等嫦娥六号不同飞行阶段的极端温度环境与超远距离热控制难题,研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热控重量“瘦身”的同时开创性采用错峰补偿的智能控温策略和二次热防护复合系统,为嫦娥六号的奔月之路提供了一个“温暖如春”的“旅行”环境,呵护轨道器平安顺利地往
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今天,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后,轨返组合体经过环月飞行等待,将在合适的时机进入月地转移轨道,经过月地转移,最终由返回器将样品带回地球。嫦娥六号再入返回地球时,速度将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在这么高速的情况下,嫦娥六号将如何实现安全返回地球,并精准落在预选区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