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太空
IT之家 8 月 19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总台电影台标发布后,首部领衔出品的电影今日官宣定档。
IT之家8月20日消息,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在天王星周围发现了一颗新卫星。这颗名为S/2025U1的卫星直径仅约10公里,此前在1986年NASA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掠天王星时未能被发现,其他望远镜也未能探测到它。
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2025年7月24日,在无为市红庙镇海云村400亩荷园里,种植的太空莲36号种子已碧叶满塘,无数或含苞或盛放的荷花点缀其间。该品种搭载卫星进行空间诱变培育,具有花期长、花型大、莲子饱满、结实率高等特点。
7月31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无尽探索:中国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览在香港科学馆开幕。本次展览旨在全方位展示我国在航天、航空、航海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激发香港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助推香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出席开幕典礼并致辞。
在地面上如何模拟太空环境?这个困扰航天界多年的难题,最近被中国航天人成功攻克。
2025年上半年,全球商业航天火箭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随着各国政府政策支持、资本持续涌入以及技术迭代加速,商业航天已从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发射频次显著提升、可回收技术日趋成熟、新材料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变革不仅推动了航天产业的升级,也标志着太空经济正成为全球竞争的新赛道。
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崛起,太空旅游从科幻概念逐步走向现实,成为太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全球太空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亚轨道飞行、轨道旅游到未来环绕月球的阶段性目标出发,探讨了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梳理了美国、中国、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布局与商业实践;总结了太空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影响及面临的挑战。
不久前,在2025年中国商业载人航天船箭场技术对接研讨会上,一则关于蓝色起源等国外商业航天公司开展太空旅游的介绍,让与会者直面一个现实:全球已有130余位非职业航天员进入太空,但其中尚未出现中国国籍的太空游客。
6月17日,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宣布,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试验机,成功完成了300米级垂直起降试验。今年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还宣布将投资一家日本初创公司造火箭,并暗示将像特斯拉公司一样向太空布局。那么,这些车企巨头为何扎堆征战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