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陶瓷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庄磊、研究员褚衍辉团队通过高熵多组元成分设计,同时结合搭建的激光氧化测试平台,成功开发可耐3600℃高温的抗氧化高熵碳化物(Hf, Ta, Zr, W)C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近期,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 State)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项名为选择性激光反应热解(以下简称“SLRP”)的激光新技术,为超高温陶瓷的制造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当前时期,全球航空材料产业正站在历史性变革的临界点。
美国休斯敦大学团队将古代折纸艺术的设计理念与现代材料科学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陶瓷结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具有褐钇铌矿结构的稀土铌酸盐高熵热敏陶瓷材料,成功突破了宽温域高精度传感关键技术,为新型极端环境热敏陶瓷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理论指导。
7月26日,据北京科技大学消息,该校陈克新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王金淑教授团队、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陶瓷的室温大变形拉伸塑性。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当天的《科学》上。
IHI与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承受1400℃的陶瓷复合材料(CMC)技术。即使飞机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吸入沙子或火山灰,涡轮机也不易受到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