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3D打印
由于钛合金具有卓越的强度重量比、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它们被用于制造飞机框架、喷气发动机部件、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物、牙科植入物、船体以及高尔夫球杆。
今年7月,欧洲空间局(ESA)、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以及德国航天中心(DLR)携手将升级后的金属增材制造模块送往国际空间站,由此启动了“星门”(STARGATE)项目。该项目计划在轨道上打印一台额定推力为1牛的液体火箭推力器,待打印工作完成后,推力器将随下一艘货运飞船返回地球,以进行热试车验证。
据2025年7月16日报道,欧空局(ESA)、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以及德国航天局(DLR)于7月8日正式推出“星门”(STARGATE)项目,将首次在轨3D打印推力器,研究微重力如何影响打印过程和材料特性。
自动化飞机检测和增材制造技术正在为航空售后市场和供应链创造效率,但行业尚未就这些技术的标准化使用指南达成共识。
7月1日,由中国航发动研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配装试验平台在内蒙古圆满完成首次飞行验证。该发动机采用多学科拓扑优化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航空发动机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的革命性融合创新,填补了国内该技术方向整机工程应用的空白。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上天”的3D打印产品。
航空制造并不是冰冷金属的堆砌,而是智慧与想象力的融汇,是工艺技术材料科学功能性能的结合,是会飞的诗篇……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近日宣布,其研发的大型舱段、壳体高效率高精度增材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荣获中国技协2024年创新成果特等奖。这项技术成功解决了航天装备大型构件金属3D打印中长期存在的效率与精度难以兼顾的行业难题。
6日,晋江市精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1000千克3D打印用金属粉末顺利出口德国,这是“福建造”3D打印高新技术产品首度出口。
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杨涛团队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怡潞团队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韩晓东、严明团队,成功开发了新型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首次实现3D打印超高强韧金属间化合物的可控制备,突破了传统金属间化合物脆性大和难加工的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