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近些年,中国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可持续性航空燃料的发展和运用,今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到,要“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目前中国已经掌握自主研发生物航空燃油的技术。
8月30日16时29分,在陕西蒲城国家民机试飞基地,由民航上海审定中心试飞室试飞员赵志强、徐远征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试飞中心试飞员陈明、郭勇冠、辛甜,空中机械师张继辉组成的两个试飞机组,在历经2架次约7小时飞行后平稳落地,顺利完成既定任务,标志着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个局方审定试飞科目——大气数据系统校准(空中平飞、带侧滑)(简称空速校准试飞)
2024年9月1日,长光卫星举行 “吉林一号”SAR01A星的出征仪式。此次出征的SAR01A星将于9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期发射。卫星发射成功后,可为应急救灾、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更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鲲龙’AG600应用于2024年3月四川甘孜州雅江县森林火灾的投水灭火实战科研验证任务,以及3月24日黔西南州森林火灾的山火扑灭作业”成功入选“森林草原火灾”典型应用案例。
近日,竹子中心以竹代塑创新团队在“以竹代塑”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024年8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南航”)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同时接收首架C919飞机。这标志着C919飞机即将开启多用户运营新阶段。
从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飞船发射入轨至今,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三名航天员已在轨驻留四个月。8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最新在轨视频。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完成了空间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在轨生活充实而多彩。
今年5月,神舟十七号多件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及科学实验样品移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兰州化物所该批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和样品已在轨实验满一年,主要包括18台套动态摩擦学装置和134件静态润滑材料样品。
中国石化参建全球最大绿氢/绿氨综合体项目
磷氟产业紧握“技术创新”生命线
天然气提氦技术获重大突破 首次产出99.99997%超高纯氦气
在军事敏感区放飞无人机,疑似拍摄阅兵军机,2人被罚!
手机直连卫星加速普及 到2030年我国卫星通信用户或超千万
3D 打印技术有潜力让瘫痪者再次行走,已在大鼠上验证
美国宇航局为下次载人登月任务向全球征集志愿者
【航化说】告别“看天猜”!IBM与NASA共研开源AI模型,给太阳装上“天气预报仪”
无人机变身线夹“医生”:国家电网应用X光探伤新技术,不用再人力登塔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首次发现黑洞吸积的驻激波特征
美国西南部遭遇强沙尘暴“沙墙”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