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应急救援
从直升机紧急投送物资,到无人机精准侦察灾情、保障通信指挥,再到地面救援装备运输受灾群众,国产航空救援装备在抗洪抢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暴雨中的“空中神器”,看它们如何以科技之力,为生命护航。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北京、河北、甘肃等地相继发生洪涝、塌方等极端灾害,部分区域陷入断路、断电、断网的“三断”困境。
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国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水灾害,如北京密云、河北兴隆、山西大同、广东白云、甘肃榆中等,造成了近百人遇难,这是非常惨痛的损失。近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诱发的灾害越来越频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航空航天领域在应急救援及灾害监测与成因溯源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近日,暴雨像开了挂的BOSS,向京津冀、张家口、山东、河南、陕西轮番“输出”,道路塌方、手机断网、水库告急、村庄秒变孤岛。一群“空中外挂”悄悄上线:卫星、无人机、星座、星座的卫星……它们把“看”“喊”“送”三件事玩得明明白白,硬是把72小时黄金救援压缩成72分钟速通。
近日,新疆乌孙古道突发山洪致多名徒步者被困,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生产的AC311直升机在27小时内完成7架次飞行救援任务,成功将32名被困于海拔3100米天堂湖营地的徒步者安全转移,用优异的飞行性能搭建起空中救援快速通道。
8月4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制的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甘肃庆阳机场,成功完成救援物品空中投放试飞任务,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研发与应用领域再创佳绩。
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影响,7月26日至27日北京市连续出现强降水,在密云、延庆等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暴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导致多地出现断电、断路、断网的“三断”情况。远度科技迅速响应,紧急调派无人机救援队奔赴一线,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出色完成了各项抢险救援任务。
翼龙-2在灾区的72小时 交出了应急救援的中国答卷
7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一带发生自然灾害,已致部分人员失联,当地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部分受损。接到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应急出动命令后,中航无人机现场团队迅速响应,8—10日连续三日调派西藏“翼龙”应急型无人机飞赴灾区,执行紧急灾情侦察和通信保障任务,全时待命、全速驰援、全力保障失踪人员搜救和灾区抢险救援。
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大兴安岭地区和河南省濮阳市、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多型航空装备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