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8-08 11:37:24浏览量:833
近日,暴雨像开了挂的BOSS,向京津冀、张家口、山东、河南、陕西轮番“输出”,道路塌方、手机断网、水库告急、村庄秒变孤岛。一群“空中外挂”悄悄上线:卫星、无人机、星座、星座的卫星……它们把“看”“喊”“送”三件事玩得明明白白,硬是把72小时黄金救援压缩成72分钟速通。
卫星:把基站搬到天上
中国卫通在京津冀暴雨里一口气开通了600多条Ka宽带链路,吃掉960GB流量,相当于让600部高清电影同时在线不卡。兴隆县周家庄村被洪水“拉黑”,卫通给无人直升机开了一条卫星专线,药品和方便面空投到位,村民终于告别“断粮+断网”双重暴击。陕西延安、云南、台风“竹节草”……卫通一路“跟车”直播,专治各种信号掉线。
星座:太空里的“监控头”
7月28日13点,北京暴雨还在热搜上挂名,中科卫星的AIRSAT星座已经“接单”。7星在轨的SAR雷达不吃白天黑夜、不怕雨雾雾霾,6天拍了104景,覆盖42002km²,102景数据准点送到部委办公桌上,水体在哪、农田淹了多少、哪里可能滑坡,一目了然。最快一次,卫星拍完后4小时就把照片“闪送”到决策者手里,比外卖还快。
无人机:会飞的快递小哥+信号塔
7月29日凌晨,航天国器的GQ-580重型无人直升机连夜进京,挂卫星中继+公网基站,直接给断联村庄打了个“Wi-Fi补丁”。白天它还在高空扫山,把山体滑坡的“高清截图”秒传国家应急总部,让地面部队少跑冤枉路。
张家口的故事更卷。航天宏图的“女娲星座”负责“太空视角”,项目组拎着无人机、侧扫雷达、走航式ADCP冲上一线:
无人机+侧扫雷达,在柴沟堡把水流拍得跟MV一样清晰;
北斗应急水位计90分钟上线,水情数据分钟级刷新;
三道营断网断电,卫星通信终端30分钟装好,雨量站继续“滴滴滴”上传。
怀柔琉璃庙镇21个村庄被洪水“拉黑”,国飞航空9架无人机雨里穿梭,矿泉水、面包、火腿精准空投屋顶;充气救生艇被无人机“甩”到洪流里,再把人拖回安全区,全程零人员下水。过去背15kg电台翻山越岭的通信兵,现在可以端着咖啡看无人机干活。
技术拆盲盒
SAR雷达:穿云透雨,夜晚也能拍“高清黑白大片”;
RTK差分定位:把GPS的5米误差压到厘米级,物资不会空投到河里;
吊索动力学:让无人机吊着货物不“荡秋千”;
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拼成一张“空天地水工”数字大网,指挥部像打RTS游戏一样拖拽“兵力”。
翼龙-2曾在吉隆口岸19小时不落地,把48小时灾情勘查压缩成19小时;此次京津冀、北京、张家口、山东多点作战,卫星+星座+无人机把“信息孤岛”从地图上集体下架。应急管理部已经联合7所高校开设“航空应急救援”专业,未来操控这些外挂的小哥哥小姐姐需要800小时模拟训练+航空地质双学位。
下次暴雨再刷屏,你可能看到这样一条弹幕:
“别急,卫星已经锁定灾区,无人机带着信号和外卖在路上,预计72分钟内送达。”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