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六月航天大事记
作者:腾讯网来源:腾讯网发表时间:2025-07-03 16:44:24浏览量:66
6月6日04时45分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北京时间2025年6月6日04时4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0次飞行。
6月6日
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飞行正常圆形柔性太阳翼展开图片发布
截至6月6日上午,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8天,与地球距离超300万千米,工况良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天问二号探测器传回的圆形太阳翼展开的图片。为满足在主带彗星开展探测的供电需求,天问二号探测器研发配置了圆形柔性太阳翼,展开就像一把中国团扇。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6月14日15时56分
我国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业务卫星“张衡一号”02星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6月14日15时5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02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地球物理场空间观测领域探测能力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国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天-空-地”立体监测能力。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81次发射。
6月17日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5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这是继1998年开展神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后,时隔27年我国再度组织实施此项试验。
与神舟飞船相比,改变了以往“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生”的模式,由梦舟载人飞船系统承担逃逸抓总职能,全面负责逃逸与救生两项任务。通过试验对梦舟载人飞船逃逸救生分系统及相关大系统进行了综合考核,同时验证了逃逸时序、逃逸分离、逃逸弹道闭环控制等设计的正确性及匹配性,获取了逃逸实飞参数。
梦舟载人飞船未来将成为支撑空间站应用与发展、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的核心载人飞行器,此次试验成功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此外,执行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月面着陆器等航天器研制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推进,后续也将按计划组织实施相关试验。
6月17日15时
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2025年6月17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主持人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研究员李英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指令长费俊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测控系统专家孙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助理、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作为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6月20日20时37分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
北京时间2025年6月20日20时3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2次飞行。
6月25日
中国月球样品首次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
6月25日,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68届会议期间,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共同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国探月工程20年”成就展,首次将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中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样品一同在联合国公开展出。
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在展览揭幕仪式上致辞说,来自中国的月壤样品体现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彰显中国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积极致力于并将不断扩大探月国际合作的建设性姿态。他表示,嫦娥月壤使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联合国和外空委平台共同推进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外空的远征。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霍拉-迈尼热烈祝贺中国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衷心感谢中国将人类首个月背样品带到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展出。她期待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继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推动维护外空委主平台作用,促进外空全球治理。
6月26日21时29分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北京时间2025年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出舱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并在舱外平台成功安装脚限适配器和接口转接件,有助于提高航天员舱外作业效率,后续出舱活动时间有望因此缩短40分钟左右。
目前,乘组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正在稳步推进,后续还将重点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
关键词: 航天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