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解除后,超声速飞机2026年首飞?
来源:环球航空资讯发表时间:2025-07-30 11:09:15浏览量:1081
当前,美国超音速飞机制造商Boom Supersonic正加速推进超音速飞机“序曲号”,为航空运输的未来带来变革。“序曲号”能搭载60-80名乘客,航程达7871公里,主要面向商务市场,聚焦纽约到伦敦这类主要商业枢纽之间的中程航线。
史上投入商业运营的超音速客机包括著名的“协和号”,以及苏联短暂服役过的图-144(被戏称为“协和斯基”)。如今已是2025年中期,Boom为了把超音速客机“序曲号”(Overture)推向市场,在这一年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
陆地上空超音速飞行禁令解除
当前,最受关注的进展之一,是美国解除了实施50年的陆地上空超音速飞行禁令。2025年6月,特朗普发布行政令,要求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取消美国领空对超音速飞行的限制。自1970年起,FAA就限制飞行速度超过1马赫的航班,相关噪音规定甚至能追溯到1968年。这一举措为“序曲号”清除了一大障碍。
当年,正是这类限制阻碍了超音速跨大陆航班的发展,导致协和号除了英航和法航外,再没吸引到其他买家。多年来,NASA、Boom等机构一直在研究如何消除或减轻飞机突破音障时产生的音爆。目前还不清楚“序曲号”的噪音有多大,但它应该会比协和号安静得多。
Boom超音速载人首飞成功
2025年1月,Boom的实验机XB-1成为美国首款突破音障的民用超音速喷气式飞机。试飞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航空航天港的莫哈韦沙漠上空进行,Boom称这是公司首架验证机首次成功实现超音速飞行。
据Boom介绍,这架验证机搭载了多项将用在“序曲号”上的技术,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数字稳定性增强系统,还有能提升着陆视野的增强现实视觉系统。
Boom表示,目前正忙着把XB-1验证机的技术放大,用到旗舰机型“序曲号”上。截至2025年1月,XB-1已完成11次载人试飞。随着试飞从亚音速、跨音速逐步进入超音速阶段,测试条件也越来越严苛。
生产工厂建成
2024年6月,Boom宣布“序曲号”超级工厂已建成。工厂位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的皮埃蒙特三合会国际机场,初创公司JetZero也选在这里建厂,生产即将推出的混合翼身飞机。Boom表示,这里将建成“序曲号”的装配线。
按规划,新工厂每年能生产33架“序曲号”,此外,Boom还计划再建一条装配线,把年产能提升到66架。Boom表示,这个项目未来20年将创造2400个就业岗位,为北卡罗来纳州的经济注入数百亿美元。
目前还不清楚首架全尺寸“序曲号”何时投产,也不知道是否已在建造原型机,但工厂建成是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序曲号”正从概念变成现实。Boom之前说过,首架“序曲号”会在2025年下线,2026年首飞,2029年投入运营。
130架“序曲号”已被订购或预订
目前已有三家主流航司和Boom合作研发“序曲号”,一共订购或预订了130架。美联航是首家和Boom签订商业合同的美国航司,协议购买15架,还能额外选择35架。
2022年8月,美国航空宣布和Boom达成协议,计划购买最多20架“序曲号”,还能额外认购40架,而且已为首批20架支付了不可退还的定金。
日本航空从2017年起就是这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当时投资了1000万美元,有机会通过预购方式购买最多20架。
“序曲号”发动机研发
2024年7月,Boom宣布加快“交响曲”发动机的研发进度,称研发进展很快,硬件测试已经启动,首台全尺寸发动机核心机将在18个月内投入运行。根据协议,“交响曲”发动机将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组装。2024年6月,Boom透露已开始制造和台架测试硬件,首先进行燃烧室空气动力学的全尺寸测试。
2025年4月,Boom选定科罗拉多州沃金斯的科罗拉多航空航天港作为“交响曲”发动机的测试场地,这个场地曾用于高超音速发动机研发。目前场地正在筹备中,超音速发动机测试预计在2025年晚些时候启动。
这款超音速客机将搭载4台Boom“交响曲”中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意味着四发客机将重返生产线。该发动机起飞推力达35000磅,能支持1.7马赫的巡航速度。参与发动机研发的企业包括GE航空航天子公司ColibriumAdditive、克拉托斯子公司佛罗里达涡轮技术公司,以及StandardAero。
研发稳步推进
尽管首架“序曲号”还没试飞,但项目确实在推进中。它已经获得了一些航司的投资(不过规模不算大),公开投资的航司共4家,其中1家已经退出。美国解除领空限制更是一大助力,有望开通更多航线。
目前,Boom仍坚持其首飞目标。不过,能不能按计划推进还不好说。2018-2019年波音737 MAX事故后,FAA对新机型的审查越来越严格,至今还没授予波音737 MAX 7、MAX 10和777X型号合格证。
总而言之,“序曲号”是全新设计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机型,拿到型号合格证需要多久还不清楚。如果一切顺利,它将成为全球唯一投入运营的超音速客机。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