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如何借低空经济“起飞”
作者:jiaru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发表时间:2025-07-07 14:19:38浏览量:20
2025年,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8周年。28年来,香港在祖国的怀抱中持续焕发活力,不断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如今,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正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其特色的城市背景下蓬勃发展。
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2024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规划,正式拉开香港进军低空经济领域的序幕。报告指出,将从开拓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修订相关法规体系、深化与内地协同对接、系统研究部署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这四大关键方向精准发力。为保障战略高效推进,香港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担任组长,统筹跨部门资源制定发展策略与行动计划。该工作组不仅肩负协调政策局及部门协同合作的职责,还将负责试点项目审批、低空基建规划等核心工作,构建起全链条政策推进机制。
低空俯瞰香港
在法规体系完善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将以现行《小型无人机令》为基础,与业界共同研究放宽“超视距飞行”限制,同步启动25公斤以上无人机专项法规的研拟工作,为无人机载货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提供法律支撑。相关法例修订草案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提交立法会审议,推动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配的监管框架。
针对低空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需求,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将重点开展智能化、数字化低空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与规划,同步在北部都会区、河套合作区等新发展板块预留低空经济所需的土地与基建空间。此外,香港正积极与内地磋商共建跨境低空航线,协同推进出入境清关流程优化与基础设施互联,全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生态。
无人机表演为文旅添彩
随着香港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无人机光影表演作为特色应用场景,正日益成为城市文旅新亮点,为这座城市增添别样魅力。
“PANDAGO!香港游”烟火无人机汇演
2025年1月,“PANDAGO!香港游”烟火无人机汇演在西九文化区上演,千架无人机与烟火交织,呈现出大熊猫时钟、3D立体熊猫等可爱造型,还模拟出香港街巷的经典场景。2025年5月1日,以三大非遗节庆为主题的无人机表演在湾仔临时海滨花园举办,通过无人机阵列,天后诞、谭公诞、长洲太平清醮的三大传统非遗节庆为主题的热闹场景被生动还原,搭配特色音乐,尽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魅力。这些表演融合科技与文化,成为香港文旅推广的新名片之一。
无人机变换出长洲太平清醮中的平安包(图片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供图)
首批38个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
2025年3月,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首批38个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旨在多维度助力低空经济发展。首批试点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紧急救援、物流配送、维修和安全检查、监测、低空基建设施等共38项,申请机构包含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公用事业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这一举措标志着香港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旨在通过试点项目模拟多场景、多航线及低空空域管理布局,积累数据与经验,从而引领法规、基建、应用等不同层面的工作,为香港低空经济注入新动力。
丰翼无人机在香港部署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图片来源:顺丰)
香港存在大量即时零售配送需求,山地、海洋等复杂地形以及景区、园区等封闭场景导致路面配送困难,而无人机配送可有效突破这些限制。顺丰丰翼无人机计划为南丫岛、长洲等离岛配送物资,初期以快递为主,大幅缩短传统运输时间;宁波翼新将与物流交易平台Lalamove合作,针对离岛开展无人机配送测试,探索标准化物流模式,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美团无人机将利用技术优势,突破香港复杂地形限制,服务即时零售配送需求。
在低空医疗物流配送方面,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与香港玛嘉烈医院等机构合作的项目入选试点。该项目引入5G网络、北斗高精度定位、三维航图、物联网即时温控箱等技术,利用两台无人机在医院分散的大楼之间配送文件、药品、样本等。预计能为医院综合减少50%的递送人手,有效缓解医院在交通繁忙时段的配送压力,保障医疗物资的及时送达。
无人机配送
在设施监测领域,中华电力试点以小型无人机超视距飞行巡查输电塔和电缆,其在香港供电范围广,输电及高压配电网络庞大,以往工程人员徒步巡查供电线路效率低,而超视距飞行可使工程人员迅速巡视广大范围,实时收集数据,快速识别外在干扰风险,检测故障位置,预计提升巡查效率近4倍。
此外,试点项目还包括紧急救援等领域,将为香港市民生活、城市管理及商业发展带来新变革。据了解,试点项目分阶段试验,首阶段从2025年4月起试行,为期6个月,范围集中在科学园及数码港;后续第二阶段将扩大至周边区域,甚至探索载人领域。这些项目的推进,将为香港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举办首届低空经济论坛
2025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举办首届香港低空经济论坛,探讨官产学研协作推动低空科创生态圈发展。活动以“科创领航·筑梦天际”为主题,汇聚来自政府、产业、学术及科研界别的领袖,聚焦低空经济的政策方向、技术发展与未来应用,并深入探讨监管安排、跨境协作及基建配套等议题,展示香港在推动科创转化与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方面的进展。
首届香港低空经济论坛(图片来源: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低空经济组组长黄伟纶表示,低空经济与其他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彼此的增长并带动积极的改变,为社会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益。发展低空经济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携手推动。特区政府会扮演促进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推进的步伐会继续加快。
发展低空经济,香港具有独特优势,包括空域管理、技术整合及专属保险等专业,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理想枢纽。未来香港将继续利用这些优势,构建区域生态圈,赋能业界与科研机构,共创繁荣。
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起航
2025年6月,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框架下的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正式投入运营。航线选择“跨海+公园”场景,从香港科学园起飞,降落在马鞍山海滨长廊,飞行距离1.8公里。目前已接入麦当劳、必胜客等商户。相比传统骑行配送方式,效率提升近7倍。若骑行配送,从起飞点附近商家出发到降落点需骑行7.8公里,大约耗时近40分钟,而无人机仅需约5分钟。
6月6日,无人机在香港科学园进行配送。(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了解,香港地形复杂,存在许多自然景区、封闭园区等路面配送困难场景。无人机具备不受地形阻碍等优势,可解决很多配送不便的需求。首条航线选择“跨海+公园”场景,是因为这一场景在香港比较具有代表性。此后,无人机配送在香港有望成为现有步行、骑行等多种配送方式的重要补充,会更多承接那些因时间或地理空间限制而难以完成的订单。
展望未来,随着各项试点项目的深入推进与经验总结,低空经济将在提升香港的城市管理效率、改善民生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香港还将凭借自身优势,在跨境合作、规则衔接等方面持续探索,为大湾区低空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香港特色”,续写属于香港的低空经济领域华彩篇章。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太空“战袍”如何“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