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9·3大阅兵航空装备前瞻:从国之重器读懂强军之路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7-28 18:13:52浏览量:5673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将于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作为一场展示中国军力的重要活动,今年的阅兵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战争模式的提前预演。从歼击机到预警机,再到运输机,每一项新式武器都展现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步伐。今天,让我们一起盘点2025年阅兵中可能出现的新式航空武器。
歼-35或-35A
海军歼-35舰载机350003原型机
海军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从技术参数看,采用双发中型设计,具备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和超强隐身能力。而且搭载的涡扇-19发动机完全自主研发,推重比达到10以上。故海军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有一定概率和歼-15舰载机一起参加阅兵。
空军歼-35A
空军歼-35A是一款中型隐身战斗机,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和隐身技术,具有无与伦比的雷达探测和电子干扰优势,隐身性能位居全球顶尖水平。它注重夺取空中优势,外形简洁、速度快、空战能力强,与F-35相比具备优势。
2024年11月5日,解放军空军装备部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宣布歼-35A全面入役,计划装备规模至少350架,逐步替换歼-10A等老旧机型。空军歼-35A亮相的概率很大,唯一的悬念就是海军的歼-35和空军的歼-35A是否会同时亮相。
歼-20A
歼-20A
歼-20A是歼-20的最新改进型,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发动机,最早在2023年夏天,互联网上出现了换装的歼-20A试飞的视频。
歼-20A
到2024年年底,歼-20A对应的205X原型机陆续亮相,最新的原型机已经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根据以上消息,推测空军歼-20A有望参加25年的9·3阅兵。
歼-20S
歼-20S
歼-20S是由歼-20基本型改进而来的双座款,也是世界上首款双座五代战斗机。于今年7月7日正式服役,作为歼-20的最强版本,歼-20S被誉为全球唯一的双座版隐身战斗机,并且其出色的性能足以令全球军事大国为之震惊。其战斗力远超美军的F-22和俄军的苏-57,已正式登顶全球隐身战斗机的“第一梯队”,很大可能将在9·3大阅兵中亮相。
歼-15T与歼-15D
珠海航展中静态展示的歼-15T试飞原型机
2024年11月12日,歼-15T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根据官方介绍,歼-15T舰载战斗机采用三翼面气动布局,在歼-15飞机的基础上优化提升航电系统、武器系统,改进起落架装置和机体结构,具备更优的中远程对面对空精确打击能力。同时,歼-15T舰载战斗机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拥有更强的探测能力。
珠海航展中动态展示的歼-15D
而我国首款专职电子战舰载机歼-15D,也于不久后的珠海航展公开展示。这两款机型其实是早已成熟的歼-15基本型的改型,在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也流出过蛛丝马迹,奈何保密工作太好了,直至24年底才公开亮相。这两款机型作为海军舰载机的中坚力量,参加此次阅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歼-16D
珠海航展中公开亮相的歼-16D
歼-16D(歼-16电)是歼-16战机系列中最新研制并装备部队的型号。2021年珠海航展,该款机型就于珠海航展静态展示,并于当年宣布已经投入实战化训练,支撑空军作战范围拓展和战略转型建设。
该款机型由歼-16双座战斗机直接改进而来。主要针对电子战作了特定优化与调整:例如翼尖挂架改为固定式电子战吊舱,取消了用于红外搜索的IRST和机炮。机腹以及翼下的挂架分别挂载了特定用途的电子战吊舱。此外,它可以与其他战机无缝伴随作战,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航空电子战体系,该机目前已经在空军批量服役,很大概率将参加此次阅兵。
空警600
空警600
空警600是由中航工业西飞、中国电科14所和38所联合设计制造的舰载固定翼空中预警机。长度为18.14米,翼展为25米,空重约25.4吨,总重约30.5吨,服役时将采用2台自主研发的AEP500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台功率5103马力,最大速度693公里/小时,航程2500-3000公里,实用升限为10000米,续航时间不低于6小时。采用了背负式圆形雷达罩,具备强大的反隐形能力。2020年8月29日,空警600于陕西阎良首飞,此机型有很大可能参加此次阅兵。
运-20B
运-20B
2023年4月6日,央视军事频道《军事报道》栏目走进空军空降兵某部,直击了一场多批次连续重装空投训练。报道画面中,首次曝光了运-20B型运输机实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已提升至220吨,最大载重量提高到66吨;在40吨中轻载状态下,它的最大飞行距离有望突破上万公里。
在换装了4台WS-20发动机以后,被国内网友称为运-20B运输机,航空爱好者等国外相关军事网站,则将其称为运-20最新改型,将其与运-20基本型(也称为运-20A)区别开来。此机型极可能参加此次阅兵。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