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盘点中国十大出海商业航天公司(一)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8-01 18:04:43浏览量:1120
尽管中国布局国际航天发射市场已经有45年,距离1990年长城公司执行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任务,正式进入国际发射市场也有35年历史,但刚刚完成国内基础产业链建设的商业航天企业们几乎都处在起步阶段。我们一起盘点目前国内已经布局出海业务的10家头部商业航天企业。
(一)长城公司
作为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长城公司在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出海”方面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
1.公司介绍
长城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航天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80年,是中国政府授权的从事商业发射服务、卫星系统在轨交付以及空间技术合作的商业机构。
2.业务介绍
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经营的专业公司,长城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航天产品与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系统集成商,业务涵盖国际发射服务、通信和遥感卫星在轨交付、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元器件和部组件进出口、航天国际合作、 商业航天集成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长城公司还积极拓展多元化服务能力,在向客户提供卫星应用、新能源、信息电子产品、石油石化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优质产品的同时,还可提供国际合作、咨询、展览、物流、国际贸易、工程承包、招投标、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专业化服务。
3.出海业绩
截至目前,长城公司共完成商业发射101次,发射了74颗国际商业卫星(含14次通信卫星在轨交付和5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及261颗国内商业卫星。此外,长城公司还提供了52次搭载发射服务,将29颗国际载荷(含2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和127颗国内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二)垣信卫星
垣信卫星通过“千帆星座”加速出海进程,已在巴西、马来西亚等关键市场取得突破,为中国商业卫星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1.公司介绍
垣信卫星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上海松江区,目前在开展低轨互联网宽带通信卫星星座的建设和运营。
2.业务介绍
千帆星座是垣信卫星面向全球市场、以商业化方式建设运营的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部署超1.5万颗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目前在轨90颗。千帆星座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核心技术及产业链全部自主可控,2025年已经开始建立商业示范。千帆星座部署计划主要分为三期:一期部署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二期部署1296颗卫星提供全球网络覆盖;三期规划由超1.5万颗卫星提供多元业务融合服务。
3.出海案例
巴西:2024年11月20日,垣信卫星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TELEBRAS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为巴西地区提供卫星通信服务,为巴西偏远和网络不发达地区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标志着垣信卫星开启了海外业务正式落地的序幕。
马来西亚:2025年2月,垣信卫星与马来西亚卫星运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MEASAT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低轨卫星星座管理运营、技术研发和应用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展开合作,未来还将在终端直通D2D通信、基于卫星的物联网IoT功能和地球观测EO服务以及Q/V波段极高频的联合雨衰落研究等新兴技术领域展开合作。
泰国:2025年4月24日,垣信卫星与泰国国家电信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千帆星座低轨卫星宽带网络服务能力,提升泰国偏远区域的卫星通信能力、共同开拓卫星宽带网络市场应用、培育数字化的解决方案等。
哈萨克斯坦:垣信卫星已在哈萨克斯坦成立子公司,计划建设设施将其卫星互联网与哈萨克斯坦本地通信网络进行整合。
(三)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积极拓展出海业务,“海星通”全球网服务覆盖全球超95%的海上航线,国际客户数量超200家。
1.公司介绍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通,是航天科技集团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也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被列为国家一类应急通信专业保障队伍。
2.业务介绍
目前中国卫通主要业务流程覆盖卫星网络申报、协调及维护,卫星项目建设、卫星测控管理、业务运行管理等,运营管理19颗在轨民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覆盖中国全境、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以及欧洲和太平洋地区。
其中中星10R卫星于2025年2月22日成功发射,该卫星采用航天科技五院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卫星平台,主要为中国、西亚、南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3.出海案例
泰国:2021年11月,中国卫通与泰星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获得泰国市场卫星落地权执照,实现了我国卫星在泰国市场首次落地。
秘鲁:2023年6月,中国卫通南美海域卫星通信服务正式开通,覆盖南美区域主要航线及渔场的卫星通信,实现南美秘鲁渔场与作业公司的直接连通,满足了该海域作业船舶的通信需求,为远洋捕捞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印度尼西亚:2023年5月,中国卫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利用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Ka高通量卫星中星26号,首次在境外实现国际互联网业务应用,为后续国际客户的互联网接入、基站回传等规模化推广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四)时空道宇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重要布局主体,时空道宇正在以“通信+出行”深度融合为战略核心,推动中国商业航天走向全球。
1.公司介绍
时空道宇成立于2018年,聚焦星座业务、卫星制造、卫星应用三大领域,正在规划打造全球低轨通信星座“吉利未来出行星座”。
2.业务介绍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分三期建设:一期部署72颗卫星,为全球2亿+用户提供中低速卫星通信服务;二期规划264颗手机直连卫星,支持存量手机直连通信,提供全球商业服务;三期规划5676颗通信卫星,提供全球商用低轨宽带通信服务。目前,时空道宇已完成三个轨道面、30颗在轨卫星的部署,实现对全球90%区域的24小时覆盖,正式面向海外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低轨卫星通信服务。
2024年6月,时空道宇在阿曼完成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测试,这是我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首次在海外实现卫星通信应用落地。测试中,通信成功率达99.15%,网络可用性超99.97%,卫星终端具备50dB抗干扰能力,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接收信号。
3.出海案例
马来西亚:2025年4月18日,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通信服务提供商Altel Group Sdn. Bhd在吉隆坡正式宣布成立合资电信业务运营公司。这是时空道宇首次入股并运营海外电信企业,布局东南亚市场,推动低轨卫星星座规模化应用落地。
沙特:2025年4月,时空道宇与中东卫星通信企业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Solutions and Services在利雅得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围绕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沙特的政策准入、商业测试及应用推广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推动其在中东区域的落地与发展。
摩洛哥:2025年4月,时空道宇与摩洛哥知名企业Soremar Group在卡萨布兰卡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卫星通信服务在摩洛哥及北非地区的落地与商业化应用。
(五)中科宇航
航天事业是一项国际事业,除卫星公司外,火箭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宇航国际市场。
1.公司介绍
中科宇航(CAS Space)成立于2018年12月,总部位于广州南沙,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培育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混合所有制商业火箭企业。其核心团队均来自中国运载火箭国家队,致力于运载火箭研发、生产和发射服务。
2.业务介绍
中科宇航目前拥有一款成熟火箭力箭一号及力箭二号、力箭二号重型、力箭三号及亚轨道飞行器等在研火箭。力箭一号是中科宇航研制的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全长30米,芯级直径2.65米,可配备2.65米/3.35米整流罩。起飞重量135吨,起飞推力200吨,LEO运力2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5吨。截至目前已通过5次发射将5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力箭二号是中科宇航在研的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全长52米,起飞重量625吨,起飞推力766吨。芯级直径3.35米,采用CBC构型,4.2米整流罩,可重复使用次数大于20次。计划2025年9月首飞并发射轻舟初样状态货运飞船。
3.出海案例
2024年11月11日,力箭一号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采用“一箭15星”的方式,将15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其中包括一颗国外卫星——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该卫星由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总包,深圳航天东方红、地卫二空间技术联合研制,是一颗智能遥感光学计算卫星,中科宇航为其提供发射服务。
这次发射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标志着力箭一号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市场,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