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航化解读 > 火箭燃料也要 “美容”,火药雕刻师到底有多重要?

火箭燃料也要 “美容”,火药雕刻师到底有多重要?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8-05 17:52:14浏览量:908

2021年,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热映,片中一段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章子怡饰演的火药雕刻师“郁师傅”的助手在取物时,不经意碰落桌上的工具,致使工具与残药接触,刹那间,火光冲天、爆炸轰鸣响彻四周,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是电影为了营造紧张氛围而进行的夸张演绎。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然而,当我们在中央新闻网站播出的《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中,看到现实里航天系统火药雕刻师的工作日常时,才知道电影中的场景并非虚构,而是他们真实面临的危险写照。

火药雕刻师,这是一个时刻与危险相伴却在航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职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去探寻这份工作背后的故事。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什么是火药雕刻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火箭似乎是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存在,能将人类的梦想送上星空。然而,推动火箭的燃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混合物,而是需要经过专业的雕刻,才能更好地适应火箭发射的需求,这个过程就需要火药雕刻师来完成。

火药雕刻师,又称火箭燃料雕刻师,是一类通过手工对火箭固体发动机燃料进行精准雕刻与切削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至关重要——燃料的形状直接决定火箭发射时能否实现稳定燃烧,进而影响卫星、飞船等载荷能否安全送入太空。而雕刻师的任务正是通过消除装填数吨火药的发动机内多余部位及毛刺,让燃料形状完全符合设计标准——他们需将加工误差严格控制在0.5毫米以内,顶尖技师甚至能达到0.2毫米的精度,以此精确调节火箭燃烧推力,为发射安全筑牢根基。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这就对火药雕刻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了。

在整个雕刻过程中,火药雕刻师必须始终保持警惕与全神贯注的状态。每一次下刀的力度、每一处雕刻的深浅、每一个细节的打磨,都需要达到毫厘不差的绝对精度——因为在这个与易燃易爆材料为伴的领域里,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无法预估的危险,最终酿成难以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这种对精准的极致追求,让火箭雕刻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成为一场与风险赛跑的精密修行。

火药雕刻师到底有多重要?

在太空探索中,火箭的发射离不开液体和固体两种燃料。液体燃料需复杂系统储存运送,但在飞行中可灵活启停;而固体燃料一经点燃便会持续燃烧,不需要二次控制。

现阶段,固体燃料因成本低、储量足,更契合我国发展需求,不过其“点燃即无法叫停”的特性,对燃料形态精度提出极高要求。这正是火药雕刻师的关键价值所在——通过精准雕刻固体燃料,保障火箭发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当我们深入了解火药雕刻师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他们时常面临着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首先是工作精度非常高。他们雕刻燃料的时候,误差必须控制在0.5毫米以内,那些顶尖的高手甚至能把误差控制到0.2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呢?一根普通的头发丝直径大概是0.02~0.12毫米,也就是说,这种误差可能是几根头发丝加起来的宽度那么多。要知道,在火箭这个领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偏差,都可能让火箭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失控,甚至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其次,火药雕刻师的工作环境堪称恶劣。他们需在密闭性极强的空间内作业,空气中弥漫着各类有害气体。为保障自身安全,他们必须从头到脚穿戴全套防护装备,模样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宇航员一般。即便身处这样的环境,他们依旧日复一日保持着专注与严谨,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雕刻任务。

最后,这个工作对技术和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火药雕刻师,需要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而且,他们的每一刀都不能出错,因为这个操作是不可逆的。一旦失误,不仅价值不菲的设备可能会被损坏,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危及到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徐立平:最牛“雕刻师”!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郁师傅"这一角色的创作灵感部分来源于"大国工匠"徐立平。在2015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用这样的文字描述他的贡献:“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7416厂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的负责人,徐立平在这个与危险相伴的岗位上坚守了30余年。回忆当初入行时的情景,他仍记忆犹新。

19岁那年,老师傅带他处理废药块,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刺目的火光和升腾的蘑菇云,即便相隔10余米,炽热的气浪依然令人窒息。这堂生动的安全课让他深刻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这个特殊岗位上确保安全。

有人问他:“这么危险,想过换个工作吗?”徐立平给出的答案是:“再危险的工作,也要有人做,而我为什么不是那个人呢? ”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在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领域,允许误差范围是0.5毫米,而徐立平凭借多年磨练,能将精度控制在0.2毫米以内。每当目睹长征火箭和神舟飞船腾空而起,他内心的自豪感总是油然而生,这种情感远胜任何荣誉。

2021年,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相继成功发射,徐立平团队负责的正是逃逸系统燃料药面的精密加工。作为保障航天员安全的最后防线,逃逸塔的质量要求极为严苛。徐立平说:"这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做到百分之百可靠。"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发射过程中,徐立平的心情总是格外紧张:"既希望逃逸塔永远派不上用场,又必须确保它随时都能发挥作用。最欣慰的时刻,就是听到抛塔指令,这意味着发射基本成功了。"这种"但愿无用,但求至精"的工作哲学,正是徐立平和团队的真实写照。

"甘于无名是航天人的共同特质,"徐立平说,"正是无数航天工作者的默默奉献,才成就了中国航天的辉煌。"为了提高作业安全性,他还创新研发了多种专用工具,其中9项获得国家专利,更有一种被命名为"立平刀"。

美国为何不要火药雕刻师?

在我国固体火箭的发展历程中,火药雕刻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我们熟知的长征系列火箭到力箭1号,这些航天器的成功发射背后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对燃料的精心雕刻,为火箭性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当前,我国火箭燃料的雕刻工作仍主要依赖人工操作,火药雕刻师因此成为航天生产线上的关键岗位。尽管我国在火箭燃料技术及3D打印应用等领域正积极追赶美国等先进国家,但这类先进技术尚未实现广泛普及。在此背景下,经验丰富的火药雕刻师在确保火箭燃料安全性与性能稳定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优秀从业者还因此荣获“大国工匠”的荣誉称号。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然而,为什么美国不需要这样一个职业?其实,美国在固体燃料的应用上主要集中于军事领域,而航天任务则多选择液体燃料。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的推广,使他们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而相较之下,中国的火药雕刻师则用自己的双手与经验,保留了这份传统且关键的职业。

大国工匠筑梦航天(连载一):火药雕刻师

从电影中惊心动魄的爆炸场景,到现实里“徐立平们”三十年如一日的“微雕”坚守;从0.5毫米的精度红线,到“立平刀”背后的创新智慧,火药雕刻师用双手在易燃易爆的燃料上“绣花”,以高超技术为中国航天筑起一道隐形的安全屏障。

或许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手工雕刻的场景会逐渐被机器取代,但这份职业所承载的极致追求、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当长征火箭刺破苍穹、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时,他们用生命守护使命,用匠心点亮星空,这种精神与决心,正是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火药雕刻师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