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航化解读 >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8-12 16:02:23浏览量:809

在全球航空武器发展历程中,战斗机无疑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最初简陋的木质双翼机,到如今具备高度信息化、隐身化能力的先进战机,战斗机在百余年间经历了数次重大迭代。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不仅改变了空战的格局,更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军事战略与安全格局。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航空装备发展的最前沿——第六代战斗机。

什么是六代战斗机

“六代机”,即六代战斗机。目前,各国对六代机还尚无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不过普遍认同的是六代机是一种概念上正处于研发阶段的新一代的高超音速战斗机,其主要特征包括强化的隐形能力、第六代航空发动机、由人工智能控制的吸气式系统等。相对于之前的五代战斗机,“六代机”在隐身、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新型战机内部结构模型

“六代机”具体长什么样子呢,我们或许可以参考一下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新型战机模型。首先让我们观察一下其内部结构:可以看到整体结构上,新型战机采用了飞翼结构和全动翼尖的设计,并且和旧型号相比舍去了后端垂尾和鸭翼的结构,可以预料其将会具有更强的隐身性能。同时,该机配备了3个发动机,因此能够拥有更强机动能力。另外,该机采用了双轮主起落架,预示着其能够储蓄更多的弹药和航空燃油以支持更强的续航能力。

各国六代机的研发进展

美国作为军事技术强国,在六代机研发方面起步较早。早在2008年9月,美空军协会就发表了《战斗机划代》文章,提出了第六代战斗机初步特征的设想。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美国六代概念机

2010年,美国空军发布了《下一代战术飞机装备与技术概念研究》能力信息征询书,正式启动了六代机概念研究工作。2014年3月,美国空军在新财年预算申请中设立了“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标志着其六代机研发项目正式启动。美国空军计划从2015财年起通过一系列技术成熟和风险降低以及集成系统的概念开发和演示验证等工作,重点提升未来争夺空中优势所需的持久性、生存力、杀伤力、联通性、互用性和经济可承受性。

此后,美国空军开展了“2030年空中优势”研究,并于2016年5月发布了《2030年空中优势飞行规划》,摒弃了发展单一六代机平台的思路,转而发展可跨空、天、网作战域运用的多域解决方案,形成以六代机为核心的装备系统簇。2019年,美国空军完成六代机备选方案分析。2020年9月,时任美国空军负责采办的助理部长威尔·罗珀宣布“下一代空中主宰”计划的全尺寸演示验证机已完成首飞,并进行了多轮次试飞。2023年,美国空军发布六代机招标文件,原计划2024年正式授出工程和制造发展阶段合同。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美国六代概念机

2025年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空军已授予波音公司“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项目中的有人战斗机(美国将其称为“第六代战斗机”,下称六代机)工程和制造发展(EMD)合同,并将该型机编号为F-47。此举表明,美国空军面向2030年及之后对大国对手的“高端穿透”能力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呈现加速态势。

今年8月4日,波音公司负责六代机机身与航电系统制造的工厂便爆发了大规模罢工,约3200名技术工人因薪资待遇、工作强度与职业安全保障等问题停止工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0年7月16日报道,俄罗斯米格航空器集团和苏霍伊公司将联合开发第六代战斗航空系统。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米格- 41概念机

俄罗斯公布的第六代战机性能指标包括超强隐身能力和电子战能力,可拦截和发射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代号为米格- 41的 “未来远程截击系统”(PAK DP)正加速推进,从规划来看,该型战斗机将替代现役米格- 31,具备3马赫巡航能力(最大飞行速度为4马赫),可在平流层实施大范围高速拦截,还配备“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及卫星拦截武器,可对低轨道卫星实施摧毁,目标是形成“空中—空间”一体化作战能力。但由于俄罗斯在研发过程中透露的信息较少,加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未来发展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英国发布的“暴风”战斗机作战想象图

欧洲国家在六代机研发上也各有动作。英国在五代机发展上缺席后,试图在第六代战机领域有所作为。2022年7月,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英国展出了其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暴风” 战机的模型。英国一方面宣称将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商讨合作计划,这显示出其第六代战机发展计划底气不足。

今年5月21日,在日本规模最大的防务装备展——2025东京军警防务展览会上,由日本、英国和意大利联合推进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首次公开其下一代战斗机模型。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最新展出的GCAP模型

此次展出的模型长2米,宽1.5米,约为实机的十分之一。与最初的概念模型相比,主翼、后机身、尾翼等都有较大变化。机翼比之前的版本更大,由“兰姆达翼”改为“三角翼”。这表明比起以往机型对于空中格斗敏捷性的关注,该型战机的设计重心将更多偏向提高续航里程、速度和有效载荷。

GCAP项目由日本三菱重工业、英国贝宜系统公司(BAE)及意大利莱昂纳多(Leonardo)三大防务巨头联合主导机体开发,目标是争取在2035年之前投入使用。

中国六代机研发

多点突破,梯队显现

早在数年前,国内航空工业界就透露,我国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已进入关键阶段,且采用了“双路径并行”的策略——即由不同科研团队分别主导两款六代机的研制,以形成技术互补与竞争突破。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2024年12月26日,一架通体呈灰黑色、外形科幻的新式军用飞行器从成都市区上空掠过,被当地网友拍下,相关影像在网络上迅速传开。几乎同日,另一款同样科幻风拉满、型号不明的军用飞行器的试飞影像也在网络上迅速扩散,网传其为在沈阳上空试飞的新式战斗机。一时间,这两则消息引爆网络,中外军事爱好者们纷纷热议并普遍认为,我国同时成功试飞了两款“六代机”。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从影像资料上看,成都试飞的是一款新型战斗机,长度和世界最大的五代机歼-20差不多,但是翼展宽度却超过很多,至少要超1/3,而且是翼身一体化,看上去要比歼-20大一倍。预测配备了3台大型发动机,总推力或超50吨,最大航程或超6000公里,作战半径或达3000公里。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而沈阳上空试飞的新式战斗机,从图片上看,则采用无垂尾兰姆达翼隐身设计,进气道采用隐式激波管理技术,尾部为多边形二元矢量喷口,推测飞行机动性极佳,主弹舱预计可容纳4枚霹雳15导弹,更专注于空战。

然而就在大家认为我国拥有两款六代机已经足够的时候,今年8月4日,互联网上突然大量出现又一款新型六代机试飞的图片和文字,网友拍摄到一架形状和成飞歼36与沈飞歼50都很相似的大型飞行器在天空中飞行的情景。

从飞机的形状和设计来看,它很可能就是一款采用全新气动布局、可能具备高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六代机。从图片分析,无法看清飞机的上方是否有座舱,所以还不知道它是有人战斗机还是无人战斗机。

【航化说】世界战斗机发展简史(四):从铁翼初生到苍穹利刃

关于这一新款疑似六代机的试飞,其实早在今年4月23日,欧洲《保加利亚军事(Bulgarian Military)》网站就进行了相关的报道,认为“中航工业已经推出第三款六代作战平台”,预示着“中国正在创造全新的生态系统,而不是单一的战斗机”。

总之,我国在六代机方面的多点开花,体现了航空工业在基础理论、工程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上的全面成熟,更反映出我国在未来空战体系构建上的前瞻性布局——通过不同技术路线的探索,确保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始终掌握空中主动权。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如果我国试飞的新型战机都是货真价实的六代机,那么我国将拥有三款六代机,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六代机研制方面大步前进的姿态。这与美国六代机研发进程的迟滞形成鲜明对比。

从技术层面看,我国已实现从“跟随式创新”到“引领式突破”的跨越——在变循环发动机、量子雷达、人工智能空战算法等六代机核心技术上,我国已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部分领域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六代战斗机 中国新型战斗机 中航沈飞 中航成飞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