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中国航空“梦工厂”图鉴:13 家飞机制造厂的蓝天传奇书写史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8-11 20:05:41浏览量:1397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壮阔版图上,散布着 13 家实力雄厚的飞机制造厂。它们如同星罗棋布的 “造梦工厂”,不仅是国家战略支柱产业的核心力量,更是中国空军翱翔蓝天的坚实后盾。这些企业大多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各自以专精领域铸就传奇,共同托举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腾飞梦想。
歼击机的“钢铁摇篮”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堪称中国歼击机的 “开山鼻祖”。自 1951 年创建以来,这家企业创下了中国航空史上多个 “第一”: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 5、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 6、第一架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 8……70 多年间,沈飞研制生产了 40 多种型号数千架歼击机,“中国歼击机摇篮” 的美誉实至名归。
而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则是当代歼击机领域的 “创新先锋”。从 1958 年诞生至今,成飞不仅研制出歼 10、歼 20 等国之重器,还联合国外推出枭龙战机,出口十多个国家。在民机领域,它参与了 C919、ARJ21 机头研制,更在无人机、喷气公务机领域持续突破,让 “成飞造” 成为实力的代名词。
大国重器的 “锻造基地”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攻大中型飞机,1958 年成立的西飞,一手打造了 “中国飞豹”、轰六系列等军用重器,5 个机型 30 架飞机曾惊艳国庆 50 周年阅兵。民机领域,运七系列、新舟 60 支线客机远销海外,更成为波音、空客的重要合作伙伴,生产的垂直尾翼、翼盒等部件享誉国际。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则是 “特种飞机的摇篮”。1969 年诞生的陕飞,研制出空警 200、空警 500 等预警机,以及运 8 反潜机、电子战飞机等 30 余型特种装备,为国防安全筑起空中 “千里眼” 和 “顺风耳”。
多元机型的“创新实验室”
在)与强击机领域,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公司独树一帜。强 5 超音速攻击机曾是空中利剑,K-8 教练机远销海外,L-15 “猎鹰” 高级教练机更成为培养顶尖飞行员的 “空中驾校”。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则是直升机领域的 “全能选手”。从 1952 年修理飞机起步,哈飞逐步研制出直 5、直 9、直 19、直 20 等全谱系直升机,覆盖军事、救援等多领域;固定翼飞机方面,运 11、运 12 系列和水轰 5 水上轰炸机,在客货运输、海上巡逻中大放异彩。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是民机研制的 “领军者”。从 1950 年的飞机修理队,到研制出中国首架大型喷气客机运十,再到与麦道合作生产 MD 系列飞机,上飞如今扛起了 ARJ21 支线客机、C919 大型客机的批产重任 ——2023 年 C919 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标志着中国大飞机正式迈入民航市场。
特色领域的“隐形冠军”
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中小型飞机,运 5B 型飞机、W 系列超轻型飞机在农业作业、通用航空中发挥重要作用;常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则以航空灭火瓶、CK 系列无人靶机为特色,其压力容器产品更占据全国 45% 市场份额。
常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航空产品为航空灭火瓶、CK系列无人靶机及地效船,主要民品为压力容焊接气瓶、罐式集装箱及民用核承压设备等。公司压力容器年生产能力:各类焊接钢瓶6.2万只/年,非标类压力容器1650吨/年。焊接气瓶生产、销售占全国45%左右,成为国内最大、品种最齐的焊接气瓶生产出口基地。公司还具有检测设备先进、齐全的材料及焊接理化试验中心。
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见证了国际合作的深度。2008 年投产后,这里成为欧洲之外首个空客单通道飞机总装线,不仅交付首架中国组装 A320,更带动 50 余家供应商集聚,形成了蓬勃的航空产业集群。
直升机与通用航空的“主力军”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瓷都景德镇,是中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直 8、直 10、直 11 等军用直升机多次亮相阅兵盛典,AC313 等民用直升机则活跃在应急救援一线,近千架 “昌飞造” 直升机守护着蓝天安宁。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聚焦通用航空,旗下 AG600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 中国大飞机 “三剑客” 之一,于 2025 年正式进入批量生产,成为执行灭火、救援任务的 “空中巨舰”。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公司则专攻战斗教练机与无人机,山鹰系列高级教练机为飞行员成长保驾护航,鹞鹰系列无人机在侦察、巡逻领域崭露头角,以精准研发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从歼击机到直升机,从军用重器到民用客机,这 13 家飞机制造厂用七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史诗。每一架翱翔蓝天的飞机,都是它们献给祖国的 “蓝天答卷”,更是中国航空人逐梦苍穹的生动写照。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