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精工铸箭 丹心报国 | 四位航天大国工匠的赤子情怀!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8-12 18:28:41浏览量:696
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腾飞,都离不开无数幕后英雄的默默托举。他们以匠心为犁,以坚守为舟,在精密与危险并存的航天领域深耕不辍,用极致技艺诠释着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航天精神。
高凤林、崔蕴、刘湘宾、徐立平,这四位大国工匠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用数十年的坚守与创新,为祖国的航天梦注入了最坚实的力量。
焊花铸箭心:高凤林的“火箭心脏”焊接术
“火箭的焊接点比绣花还要精细,每一个焊点都关系到发射成败。” 这是高凤林对自己工作的精准描述。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的首席技能专家,他被誉为“火箭心脏”的焊接医生,手中的焊枪如同手术刀,在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上“妙手回春”。
1980 年,从技工学校焊接专业毕业的高凤林走进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从此与火箭发动机焊接结下不解之缘。四十余年间,他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发动机,占我国火箭发射总数的近四成。从长三甲系列火箭到长征五号火箭氢氧发动机,这些国之重器的“心脏”部位,都留下了他的焊痕。焊接火箭发动机时,需要在高温下保持手稳、眼准、心细,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提出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创新方法,成功破解200多项航天焊接难题,让中国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对工作的极致追求,让高凤林收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诸多荣誉,甚至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一举斩获3项金奖。但在他心中,最珍贵的荣誉永远是 “火箭成功发射时的那一声轰鸣”。
险境筑丰碑:崔蕴用生命守护火箭腾飞
“只要火箭能成功发射,我付出什么都值得。” 这是崔蕴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四十载航天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 “总装第一人”,他在有毒和超低温的恶劣环境中拼搏奉献,用勇气与责任诠释着航天人的担当。
1990 年 7 月 12 日,长征二号 E 火箭发射前突发故障,剧毒气体弥漫在发射场。时任抢险队员的崔蕴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钻入火箭箭体排除故障。险情成功排除了,但他的肺部却因毒气腐蚀被切除 75%。这份用生命换来的守护,只是他无数次抢险经历中的一次。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火箭总体装配一线,从普通技师成长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装技术负责人,用精湛技艺为火箭 “搭骨架”“接血脉”。
如今,作为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副主任,崔蕴依然奋战在航天一线。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中国质量工匠…… 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对 “航天梦” 的执着坚守,更是一位航天人 “把一切献给祖国” 的赤子之心。
寂寞铸精魂:刘湘宾在惯性导航领域的默默超越
在航天领域,有一个岗位被称为 “航天器的眼睛”—— 惯性导航系统制造,刘湘宾便是这个领域的 “隐形冠军”。四十年来,他在精密加工的寂寞坚守中不断超越,用铣刀雕琢出航天产品的 “神经中枢”。
1983 年,退伍后的刘湘宾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 7107 厂,成为一名铣工。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精度要求极高,哪怕 0.01 毫米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航天器偏离轨道。为了达到 “零缺陷” 标准,他练就了 “一把铣刀定乾坤” 的绝技,加工的零件精度能控制在头发丝直径的五十分之一以内。从普通铣工到首席高级技师,他始终以 “严慎细实” 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产品,确保航天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不迷失方向。
“技术是练出来的,更是传出来的。” 刘湘宾不仅自己追求卓越,还将毕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一代,通过主题宣讲激励更多人投身航天事业。“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这些荣誉见证着他在寂寞中创造的辉煌,更彰显着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
刀尖舞惊雷:徐立平雕刻火药的 “生死考验”
在航天领域,有一项工作被称为 “在炸药堆里绣花”——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整形。徐立平便是这项 “刀尖上的舞蹈” 的领军者,三十多年来,他在极度危险的岗位上一丝不苟,用刻刀为大国重器 “塑形”。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料药面精度直接影响导弹射程和飞行稳定性,而整形过程中,一旦工具碰到金属壳体或摩擦过热,就可能引发爆炸,瞬间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自 1987 年从事这项工作以来,徐立平始终以 “最高标准、最严要求” 对待每一次操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上的导弹发动机、“神舟系列” 载人飞船的核心燃料部件,都经过他的精细整形。为了提高工作精度和安全性,他设计制作了多种专用刀具,其中 “立平刀” 还获得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创新大奖。
“每一次雕刻都像是与死神共舞,但为了航天事业,我必须一往无前。” 徐立平用坚守与担当,先后获得 “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大国工匠” 等荣誉。他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航天人 “敢为天下先、敢啃硬骨头” 的无畏精神。
从火箭发动机的焊接火花到总装车间的忙碌身影,从惯性导航的精密加工到火药整形的刀尖起舞,高凤林、崔蕴、刘湘宾、徐立平用数十年的匠心坚守,在航天领域书写了一个个动人传奇。他们是大国工匠的缩影,更是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基石。
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正是无数这样的航天人以匠心筑梦、以坚守报国,才让中国航天得以发展,向这些默默奉献的航天工匠致敬,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关键词: 大国工匠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