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无3C认证的充电宝禁止上飞机,那飞机自带的“充电宝”呢?
作者:jiaru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7-08 12:00:47浏览量:19
在众多经典的科幻电影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主人公驾驶着造型炫酷的悬浮飞行汽车,在摩天大楼中间灵活穿行。这些未来感十足的场景往往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呈现,飞行汽车时而急速俯冲,时而优雅盘旋,在玻璃幕墙反射的霓虹光影间划出优美的轨迹,展现了人类对未来城市交通的浪漫想象。
eVTOL改变未来
如今,这种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正逐渐走向现实。2023年中国民航局发布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被业内称为“空中交通白皮书”。这份文件不仅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示范运行,更剑指2035年形成万亿级产业链。《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更是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市场规模。政策东风让“飞的”从实验室跃入城市天际线。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核心装备,将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的部件——电池。那么,什么是eVTOL?eVTOL的电池究竟是什么材料做的?
eVTOL是一种面向城市低空的新型交通载具,它的中文解释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可以这么说:eVTOL就是一辆加了机翼的“飞行汽车”。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eVTOL对电池的要求。与普通的电动汽车相比,eVTOL面临着更为苛刻的挑战。它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垂直起降,所需要的动力是地面行驶的10至15倍,这意味着电池必须提供强大的瞬间功率,这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为了满足城市空中交通的需求,eVTOL需要具备较长的续航能力。这就要求电池不仅要有高能量密度,还要具备快速充电的能力,以便在短暂的停靠时间内完成补能。
此外,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毕竟飞行器在空中飞行,一旦电池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电池技术路线三分天下
目前,eVTOL的电池主要有三大技术路线:固态电池、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每种方案都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高镍三元锂电池作为当前主流选择,正极材料由镍、钴、锰组成,能量密度可达200-250Wh/kg。国内企业如中创新航为小鹏汇天X3开发的电池采用9系高镍正极与硅负极体系,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
但锂电池的极限已近在眼前。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天花板约300Wh/kg,而eVTOL长远发展需要更高突破。于是,半固态/固态电池登上舞台,通过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能量密度可达360-500Wh/kg。国轩高科、卫蓝新能源等企业纷纷布局,宁德时代推出的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为eVTOL提供了新可能。
氢能大有可为
当锂电池面临物理极限时,氢燃料电池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前景。这种技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理论能量密度高达10000-20000Wh/kg,远超锂电池。2024年4月,大连化物所研发的氢混动力电源比能量达600Wh/kg,搭载的无人机续航时间突破2小时。
氢能优势不仅在于能量密度。在-30℃低温环境下仍可自启动,-40℃存储无压力,完美解决了锂电池低温性能衰减问题。北京嘉清新能源参与研发的DF600液氢无人机已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测试,其固态储氢材料质量密度达2.8%,是同体积锂电池续航能力的3倍。
然而,氢燃料电池功率密度仅600W/kg,难以满足eVTOL起降时的高功率需求。于是“氢锂混动”方案应运而生,锂电池负责高功率起降,氢燃料电池提供长续航巡航。亿维特ET3氢锂混动电动垂直起降飞机航程超过500公里,展示了这种组合的巨大潜力。
安全与性能 二者需兼得
eVTOL电池不仅要提供足够能量,还需应对极端工况。起飞时放电倍率达4C,下降时甚至需要5C放电能力,远超普通电动车需求。正力新能开发的航空电池在320Wh/kg高能量密度下,仍能在20%电量时实现12C以上大倍率放电。
安全始终是航空领域的首要考量。传统NCA三元电池虽能量密度高但安全性较低,LFP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更好但能量密度仅160-180Wh/kg。eVTOL电池需要在低电量状态下保持高功率输出,同时满足频繁快充需求——行业普遍要求15分钟内充电至80%。
热管理同样关键。沃飞长空AE200电池舱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隔热层,表面温度控制在80℃以下。相变材料、高导热石墨等创新材料被用于散热,SIGRATHERM可膨胀石墨导热片面内热导率高达400~500W/(m·K),有效解决电池温升问题。
新材料新应用
电池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材料科学的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eVTOL结构件中占比超70%,其中90%为碳纤维复材。小鹏旅航者X2整机重560kg,碳纤维零件仅85kg,大幅减轻重量提升续航。芳纶蜂窝复合材料以仿生蜂巢结构实现惊人轻量化,时的科技E20客舱地板承载强度达15kN/m²。
在电机系统,PEEK(聚醚醚酮)材料崭露头角。这种高性能热塑性塑料耐高温、强度高,用于转子叶片、高压连接器等关键部件。日本东丽开发的T1100碳纤维拉伸强度居世界前列,与3960高韧型环氧树脂组合,为Joby等企业提供航空级材料。
材料回收同样值得关注。Jaunt Air Mobility致力于开发99%可回收飞机,Vertical Aerospace的VX4转子叶片采用热塑性预浸料。随着eVTOL产量增长,可回收复合材料将成为行业标配。
商业化还面临巨大挑战
尽管技术不断突破,eVTOL电池仍面临产业化难题。据Stratview Research预测,到2028年eVTOL年产量将超5000架,复合材料需求达740万公斤。但当前碳纤维回收率不足10%,化学法回收成本高达80元/kg,可持续性有待提升。
适航认证是另一大关卡。国内eVTOL电池需通过DO-160环境测试,满足高温高湿、强磁、震动等严苛条件。电控系统认证更需符合DO-178标准,目前国内仅少数企业能够达标。
成本制约同样明显。电池占eVTOL总成本约30%,规模化生产是降价关键。随着产能扩大,航空锂电池有望从2024年的400Wh/kg级量产,向2027年500Wh/kg级目标迈进。
eVTOL的电池有3C认证吗
回到开头的问题,目前,eVTOL的电池是否需要3C认证尚无明确的统一规定。不过,eVTOL电池需要满足严格的适航认证要求。例如,中国民航局参考RTCA DO-311A形成了《可充电锂电池和电池系统》(CTSO-C179b),为eVTOL动力电池标准提供了导向。此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有相关认证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部分eVTOL电池已经通过了相关认证。例如,孚能科技的eVTOL电池已完成上万次实测验证,并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航空安全的第四阶段认证。这表明该公司的eVTOL电池已经满足了国际主流市场的安全认证要求。
所以在未来,还是可以放心乘坐这种“自带充电宝”的飞行器的!
在这场空中交通革命中,电池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从高镍三元到固态电池,从氢燃料电池到先进复合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突破物理极限,重新定义城市出行的未来。而你,或许很快就能坐上飞行汽车,开启一段奇妙的空中之旅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